1977年被评为第九届亚锦赛最佳前锋。1978年荣获田径运动员称号。1979年荣获北京市十佳田径运动员称号。1999年荣获“新中国篮球运动突出贡献奖”。退役后,就读于北京体育学院体育台主持篮球比赛,毕业后,1983年任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1984年任北京女篮主教练。1985年起,任中国男篮主教练。在担任国家队主教练期间,率队参加第十三届亚锦赛(1985年,马来西亚吉隆坡),获季军;第十四届亚锦赛(1987年,泰国曼谷),夺得冠军; 第十届亚运会(1986年,韩国汉城),夺得冠军;第十届世锦赛(1986年,西班牙),夺得第9名;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1986年,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夺得第10名;第二十四届奥运会(1988年,韩国汉城),夺得第11名。1988年,赴美国学习工作。其间,协助安排、组织中国队和篮球俱乐部管理人员多次赴美访问、训练、比赛、考察,组织、协助美国教练员来华讲学。担任过多期国家篮球教练员培训班的主讲教师、翻译。多次承办国家青少年篮球夏令营。担任中国青年女篮技术顾问,多次安排、组织球队赴美国、澳大利亚训练、比赛。 1997年至2000年任国际管理集团中国部高级经理。
负责中国篮协甲A联赛的宣传推广工作。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讲座栏目《篮球课堂》主持人,中央电视台NBA、CBA直播解说顾问、特邀嘉宾主持人。多次对NBA总决赛、全明星赛进行现场直播和访谈,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创造了良好的收视率记录,被电视观众誉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新华社《体育快报》《观赛指南》专栏作家。NBA时空专栏作家。搜狐网篮球专栏作家。多次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介绍、评论中国篮球和世界篮球。拍摄出版系列教学片《现代篮球教学法》(录像带10盘、VCD10盘)。作品有:《张卫平篮球训练营》、译著《篮球实用知识规则》。2003年至今,担任中国男篮奥运希望队领队。 张卫平拥有出色的运动天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十几岁的他就拥有理想的身高、良好的身体素质、出色的智力。10岁进入有“运动员摇篮”之称的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在少年篮球班接受基础训练。十四五岁时,他长得更高,弹跳力强,力量足,动作协调快速,篮球意识和手感过人。教练和专家看他是打篮球的“料”。进入中学后,他转入东城区体校进行针对性训练,崭露头角。1965年,刚满15岁的他入选北京青年男篮。当时,苗子济济的青训队竞争十分激烈。作为前锋队员,他身高、弹跳力、力量都有优势,手脚敏捷,“行动活跃”。 他在篮下攻击力强,头脑清晰,意识好,基本技术功底扎实,进攻手段多,能双手投篮(篮球),3-5米跳投精准。
凭借着实力,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入选了北京男篮。文革刚结束,体工队陷入瘫痪,人员流失,他却依然留在了队里。1973年,国家体委全面恢复各项运动,他又入选了钱澄海执教的新一届国家男篮,司职第二中锋。1974年,他作为中国男篮前锋参加第七届亚运会男篮比赛,获得第三名。文革结束后,中国体育重新回归了国际体联大家庭,他参加的第一个世界级篮球比赛是1978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篮球锦标赛,获得第11名。 此前,他曾代表国家队夺得第八届(1975年)、第九届(1977年)亚洲男篮锦标赛和第八届亚运会(1978年)篮球比赛的冠军,获得“三连冠”(军)。他早已加冕“亚洲最佳前锋”、“运动健将”等耀眼桂冠,还被人戏称为“篮下魔术师”。第八届世锦赛,美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巴西、意大利、加拿大等世界“超级球队”参赛,16支世界劲旅激战,中国队夺得第11名,让世界篮坛不容小觑。张卫平的出色表现和最高得分,让他一举夺得第一,被提名最佳运动员,被誉为“神射手”,荣获“得分王”称号。 张卫平28岁步入篮球生涯巅峰,1979年代表国家队夺得第十届男篮亚锦赛冠军(“四连冠”),荣膺“北京十佳(运动员)”,他勇敢地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他进入北京体育学院深造。1983年,从体育学院篮球专业毕业后,他担任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1984年,担任北京女篮主教练;1985年,担任国家队教练。张卫平协助钱澄海执教国家男篮四年,成绩斐然。1985年,他率队走出低谷,夺得第十三届亚锦赛季军;1986年,他又夺得第十届亚运会和1987年第十四届亚锦赛亚锦赛冠军,再次展现“霸气”。1986年,他以考察队成员身份赴西班牙考察,并率队参加第十届世界男篮锦标赛。 中国队夺得第9名,首次进入世界前十,创造了历史新篇章。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男篮保住了第11名,这是他的前任取得过的最好名次,但还是有些遗憾。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张卫平征战了23年(包括“文革”期间7年“不战”)。退役后,他完成了大学学业,30出头就入选国家队。1988年奥运会后,他离开国家男篮,到美国留学、考察甚至工作(近10年)。 他的运动生涯和人生轨迹,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体坛,为一批走下冠军领奖台的运动员献上了再创人生第二辉煌的“张卫平模式”,开启了“一代人之先河”。被“运”到美国近10年的张卫平,从未离开过篮坛,从未失去过对祖国的热爱。其间,他远渡重洋,协助安排、组织中国篮球(男、女)队、省市篮球俱乐部的管理人员多次赴美考察,选拔外籍球员,协调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开展、批量带赛训练、考察。多次组织(协助)美国资深教练来华讲学、“体验”。
他探索篮球先进理念、现代技术训练、比赛“外学内用”;担任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多期)讲师、翻译。从国家利益出发,他的思考触角和视野深远而有意义,即“体育变革应从孩子开始”的理念及其演变判断。世纪之交十余年间,他多次承办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开创系列化、传统的社会背景,开办“张卫平篮球课堂”训练营,拓宽了发掘、培养篮球新人的路径,增加了成功的几率。一时令国人感到惊喜、寄予厚望的王治郅、姚明等新人,在世界篮球赛场上展现了中国的骄傲与未来,也正在接替和引领张卫平等人带领的篮球事业的价值轨迹。 他90年代回国,为职业化转型方兴未艾的中国篮球市场搭建“软件”平台,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将自己定位在迅速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篮球的推广模式中体育台主持篮球比赛,在市场条件下,将篮球的经济属性“发酵”,将篮球的文化元素以广义的人性化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让篮球运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卫平的敬业与努力是开拓性的、先锋性的,他的成就被载入了中国篮球职业化转型的史册。2003年,张卫平出任中国男篮奥运希望队主教练;2005年,他还担任CUBA篮球事务高级总监。张卫平还是中国青年女篮顾问,频频“搭桥”组织中国队赴美、澳训练、比赛;他还是国际集团中国部高级经理; 他推动中国男篮甲A联赛,推动青少年乃至教练员的技术培训;他受聘主持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篮球课堂》和《篮球乐园》——《攻防解析》示范节目,NBA、CBA、CUBA比赛直播解说嘉宾、顾问。十年来,他成为球迷和电视观众领略生活乐趣的“独一无二的阳光窗口栏目”。
中国优秀运动员成为知识型人才进而“博士”的大趋势,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成熟过程中出现的“体育现象”之一。张卫平也算得上是先驱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他的早期论文《篮球运动员意志力分析》、《成功支援打法的秘诀》等发表在《篮球》等专业杂志或中央级报纸上,具有鲜明的实践质感和理性体验。最近出版的专著,贯穿了现代篮球概念张力与知识解析的指导性特征,展现了作者对理论升华的体验。《张卫平篮球训练营》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增加了对年轻读者、球迷和大众教练的吸引力。还有译著《篮球实用知识规则》体育台主持篮球比赛,均为普及读物。 他编著、录制、出版的系列教学片《现代篮球教学法》(10盘录像带;10张VCD)是其代表作,将现代篮球理念与科学训练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张卫平在2009-10赛季NBA总决赛上的经典语录:1、“加索尔,快倒下休息,他要是受伤了怎么办?让姆本加上场!”2、“加索尔,快倒下休息,三双没用,别受伤了。”3、“科比没有用肘部,他明显用的是肩膀。”4、“科比这一球其实没有走步,他还在运球。”5、“这一球很合理,肯定是底线接触了。”6、“不能完全无视加内特!”7、“大宝贝防守不怎么样,他就是块头大,是个肉球!”8、“除了科比,没人能从反角度进这个球!” 9.“如果科比能投进这一球,那可真是太棒了。唉,可惜了……” 10.“(笑)加内特犯规5次。哈哈。”
没事,反正加内特也没用。”剧场版总结: KG砍下两分:“我看看,距离上次得分已经过去43分钟了。”(其实只打了23分钟)KG抢到篮板:“这是加内特全场最有价值的表现!”(最后4分钟就是一个普通的篮板)“加内特全场最有价值的表现就是这个,这个比上一个更有价值的。”KG罚球:“这是KG第一次站上罚球线。”KG跑动缓慢:“这就跟加索尔说的一样,爆发力不够。”(其实加索尔只说大家都会这样)最后5分钟KG拿到4分2篮板:“加内特今天这个关键时刻的4分2篮板不能完全忽视,加内特托尼阿伦断球,看他有没有走步!